武漢肺炎疫情:首個英國人境外死亡 本土疫情爆發或「只是時間問題」
- 时间:
- 浏览:29715
- 来源:
<英國正式開始與歐盟談論脫歐離婚協議之際,新冠武漢肺炎疫情在歐洲鋪天蓋地而來;從英國初期談判立場來看,倫敦似乎躊躇滿志,信心十足,堅決不願再與布魯塞爾「宅」在一起。 這一點至少從英國在防範新冠武漢肺炎疫情的凖備方面就可以略見端倪。作為原歐盟大家庭的一員,脫歐後的英國似乎決意我行我素,凖備「宅」在英倫三島上。防疫不靠歐盟英國媒體爆料說,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府)違背一些衛生專家的設想,拒絶參加歐盟大疫流行預警中心系統;專家擔心這可能會損害英國政府的脫歐後的貿易戰略。 歐盟的這一疫情預警服務中心成立於1998年,旨在交流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及時、更有效和協調的公共衛生行動。但唐寧街十號非常談定表示:英國致力於與布魯塞爾合作,遏制冠狀病毒的傳播,但不會同意在12月過渡期結束後繼續參與該計劃。首相的官方發言人對記者們說: 我們已經離開歐盟了。 約翰遜首相警告說,冠狀病毒在英國正處在重大升級的邊緣,他敦促人們保持冷靜,繼續洗手。武漢肺炎疫情面前英國「紳士」沒戴口罩的原因 疫情或對中美關係和世界格局造成重大衝擊為何英國無所謂在全世界多數國家不看好的警告下,英國堅持脫歐。現在木已成舟,新冠疫情來了,並無法改變「離婚」的事實。脫歐以來,英國和歐盟在如何財產分割方面似乎糾紛不小,雙方是否能達成自由貿易協議還懸念很多。比如,原來有英國在內的歐盟家大財多,一旦離婚,除了貿易問題外,還有司法、金融服務、國防、外交政策、交通、科研、農林牧副漁等等方面如何分家的難題。多數分析人士指出,這將是一項艱難的談判。離婚雙方不是個人,無法做謙謙君子,即使是有「紳士」之稱的英國,也有個所謂國家利益懸在頭上。英國和歐盟都要爭取對自己利益最大化。英國政府方面認為,脫歐的基本盤很結實:原來作為歐盟三駕馬車之一的英國本國的經濟金融外交國防科研貿易等各領域的實力都是杠杠的,因此無需受到與歐盟的約束。防疫工作看實力就拿防治新冠武漢肺炎疫情這個醫療健康領域來說,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國境內疫情幾乎絶大多數都是輸入性的,特別是從歐盟輸入的最多: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因此英國沒能從歐盟得到任何第一時間的「幫助」。而英國在本土發現了輸入性的新冠武漢肺炎病例後,立即以自己的方式進行了防疫、隔離、治療、研究等系列工作。在最初的9個病例中,英國發揮出醫療科技實力優勢,英國全民醫療衛生系統很快治好了8個病例。這在歐盟這次防疫工作中成績最為亮眼。 圖片版權 Reuters Image caption 意大利是歐洲國家裏最早對中國實施了禁飛令的。可是意大利卻成了歐洲新冠疫情最早和目前情況最嚴重的歐洲地區。 英國衛生官員表示,英國有健全的防疫體系和經驗,雖然英航與歐盟的航空公司一樣,暫停了往返中國航班,但英國政府仍然頂住壓力,拒絶國內有些人禁止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國人來往中英之間的要求。反觀歐盟,在衛生防疫方面做得並不如英國好,比如:意大利是歐洲國家裏最早對中國實施了禁飛令的。可是意大利卻成了歐洲新冠疫情最早和目前情況最嚴重的歐洲地區。從目前新冠疫情防治的種種情況看,就不難理解英國為何不屑於留在歐盟疫情分享中心之內。如果要留在裏面,英國恐怕要貢獻更多疫情防治經驗、技術、醫療物資……脫歐已經實現,婚都離了,為何英國還要拿出實實在在的銀子供養對方?!不信任歐盟法規這裏最重要的一條原因是:英國如果還留在歐盟疫情預警中心裏的話,就必須遵守歐盟的法律規則。衛生防疫是個牽涉到金融經濟、司法和人權等問題大事,是按歐盟的法律還是英國自己的法律,這可是個原則性問題。在中國新冠疫情之下,有一個段子說,本來凖備離婚的夫婦因為出不了門都宅出感情來了,凖備生老二了……觀察人士表示,已經邁出了歐盟門檻的英國,好不容易打碎了歐盟的枷鎖,可不希望因為新冠武漢肺炎疫情「重新被歐盟套住」。就未來談判的前景,在約翰遜政府領導下的英國已經不是過去的英國:大不了破罐子破摔。 圖片版權 Reuters Image caption 很多英國人到意大利疫區去滑雪,他們回到英國後就被要求在家自我隔離14天。 即使在貿易談判方面,英國政府目前的態度也十分強硬:即使是談判無法達成協議,最差的情況不過就是英國與歐盟最後還是按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進行貿易——因為英國是純進口國,難道歐盟國家還會決定不要英國這個「客戶」?在這種背景下,英國向歐盟提出了英歐貿易談判的強硬條件:在2020年7月1日前達成協議,要不就可能無協議脫歐。當然,也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英國和歐盟強硬的談判態度只是談判手段,其實雙方還都最終希望能和睦相處——仍然是「朋友」。在全球化的大潮下,脫歐後的英國仍然是歐洲大家庭成員。在歐洲新冠疫情之下,英國也沒有對歐洲關閉大門,相反地是英國也會繼續和歐盟各國保持在防疫戰疫問題上的溝通,也會願意在必要的時候向歐洲伸出援手。>武漢肺炎疫情殃及的其他脆弱人群:非新冠病人求醫難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的意大利,在一天內新增死亡人數475人,創下疫症爆發以來單日死亡人數最高紀錄,總死亡人數亦接近3000人。 該國境內共有35713宗確診病例,有超過4000宗成功康復。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在一天內錄得319宗死亡。 意大利是繼中國之後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病毒最先在中國被發現,目前在全球已經造成8758人死亡,意大利目前的死亡人數已接近中國的3200餘人。 圖片版權 AFP Image caption 羅馬街頭巡邏的士兵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在超過20萬宗確診病例當中,有80%發生在歐洲和西太平洋地區,其中包括亞洲大部分區域。另一方面,從官方公布數字看來疫情狀況稍有緩和的中國,則面臨大量國民——特別是留學生——從歐美回國帶來的潛在風險。中國官方媒體引述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指,周三中國大陸境內新增的確診病例有34例,全為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香港則公布,周三新增確診25例,創下單日新高。當中大部分為「輸入」病例,包括從歐洲特別是英國返回的留學生及旅客。武漢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專題報道意大利封國路:從一盤散沙到眾志成城抗疫模式:「抄中國作業」可有標凖答案?如夢似幻:世界遊客「打卡聖地」喧鬧不再武漢肺炎疫情與示威雙重打擊下,香港市民陷失業停工彷徨中多國已經採取激烈手段控制疫情,包括要求保持社交距離和取消大型活動,以阻慢病毒傳播和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不過,要壓住和控制疫情,各國必須隔離、檢測、治療和追蹤,」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s)在周三(3月18日)表示。為了阻止病毒蔓延,意大利全國進入封鎖狀態已經接近兩星期。民眾被要求留在室內,但是死亡人數仍然在繼續攀升。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體材料 武漢肺炎疫情:對比疫情前後的威尼斯 居民終可欣賞水鄉風貌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則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表示,這很可能是因為意大利醫療系統內出現「驚人」的感染數字,以及意大利總人口當中長者的高比例。譚德塞博士則對病毒疫情出現之後如此快就開始首次疫苗測試表示讚賞,稱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 圖片版權 @WHO @WHO 圖片版權 @WHO @WHO 本周較早前,疫苗的首次人體測試在美國西雅圖凱薩醫療集團(Kaiser Permanente)的研究機構進行。不過,專家表示,疫苗是否有效,要在很多個月之後才會明確。美國志願者進行首次冠狀病毒疫苗人體試驗歐洲各國狀況有多壞? 圖片版權 EPA 西班牙目前有13716宗感染病例,598人死亡。在馬德里的一所療養院有數十宗COVID-19病例,至少17名居民死亡,當局即將對此展開調查。在法國,周二(3月17日)單日的確診病例增加了超過16%,總數達到7730,死亡人數上升至175,死亡病例當中有7%的年齡在65歲以下。在英國,死亡人數目前為104人。德國有8198宗確診病例,12宗死亡。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一次電視講話中敦促德國國民遵守抗疫的限制規定。"事實上,自從二戰之後,兩德統一以來,我們的國家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挑戰,團結一致的行動至關重要,"她說。比利時目前有1486宗病例,14人死亡。 你的器材不支持播放多媒體材料 意大利北部十多座城鎮約5萬人被禁止出城。歐盟邊境限制為控制冠狀病毒蔓延,歐盟實施30天旅遊限制,27個成員國之外的旅客不被允許進入歐盟國家境內,也不能進入這些國家的機場。相關禁令對回國的歐盟國民或者跨境工作者不構成影響。英國公民也不會受影響,因為臨時脫歐協議仍然暫時將英國納入在歐盟的規則之內。禁令具體覆蓋的是歐盟所有成員國以及申根地區,包括冰島、瑞士、挪威和列支敦士登。所有回國的歐盟公民都將得到幫助,而德國已經表示,會採取措施將數以萬計困在國外的遊客接回國,包括摩洛哥、埃及、菲律賓和阿根廷等國。在很多國家,民眾都被呼籲盡可能留在家中,必要時才出門。 .bbc-news-vj-direction--rtl * { text-align: right !important; text-anchor: end !important; } .bbc-news-vj-embed-wrapper .core, .bbc-news-vj-wrapper .core { width: 10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 .bbc-news-vj-embed-wrapper .core__region, .bbc-news-vj-wrapper .core__region { width: 100%; padding: 0.25em 0.5em 0.125em; } .bbc-news-vj-embed-wrapper .core__value, .bbc-news-vj-wrapper .core__value { min-width: 6em; padding: 0.25em 0.5em; 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right; } .bbc-news-vj-embed-wrapper .core th, .bbc-news-vj-embed-wrapper .summary th, .bbc-news-vj-wrapper .core th, .bbc-news-vj-wrapper .summary th { color: #1380a1; border-bottom: solid 1px #1380a1; font-weight: bold; } .bbc-news-vj-embed-wrapper .core__row:nth-child(2n), .bbc-news-vj-wrapper .core__row:nth-child(2n) { background: #ecf5f7; } .bbc-news-vj-embed-wrapper .summary, .bbc-news-vj-wrapper .summary { width: 100%; margin-top: 0.5em; text-align: center; } .bbc-news-vj-embed-wrapper .summary__infected, .bbc-news-vj-embed-wrapper .summary__infected, .bbc-news-vj-wrapper .summary__infected, .bbc-news-vj-wrapper .summary__infected { width: 50%; } .bbc-news-vj-embed-wrapper .header, .bbc-news-vj-wrapper .header { margin-bottom: 0; } .bbc-news-vj-embed-wrapper .subtitle, .bbc-news-vj-embed-wrapper .footnote, .bbc-news-vj-embed-wrapper .attribution, .bbc-news-vj-wrapper .subtitle, .bbc-news-vj-wrapper .footnote, .bbc-news-vj-wrapper .attribution { margin: 0 auto; } .bbc-news-vj-embed-wrapper .footnote, .bbc-news-vj-wrapper .footnote { font-style: italic; } .bbc-news-vj-embed-wrapper .bbc-logo, .bbc-news-vj-wrapper .bbc-logo { float: right; height: 1.125em; margin: 0 0.5em; } .bbc-news-vj-direction--rtl .bbc-logo { float: left !important; } .no-js .world, .no-js .cta, .no-js .pocket__tap-area { display: none; } 2020年3月26日全球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情況 本演示使用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定期提供的數據;有些國家或地區的數據可能不能及時更新。 要顯示地圖,請滑動螢幕 總確診感染數字 總死亡數字 471,317 21,286 確診感染數字 100,000 10,000 1,000 確診感染數字 死亡數字 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 81,667 3,285 意大利 74,386 7,503 美國 68,795 1,037 西班牙 49,515 3,647 德國 37,323 206 伊朗 27,017 2,077 法國 25,233 1,331 瑞士 10,897 153 英國 9,529 465 韓國 9,137 126 荷蘭 6,412 356 奧地利 5,588 30 比利時 4,937 178 加拿大 3,387 35 挪威 3,084 14 葡萄牙 2,995 43 巴西 2,554 59 瑞典 2,526 62 土耳其 2,433 59 以色列 2,369 5 澳大利亞 2,364 8 馬來西亞 1,796 20 丹麥 1,724 34 捷克共和國 1,654 6 愛爾蘭 1,564 9 盧森堡 1,333 8 日本 1,307 45 厄瓜多爾 1,211 29 智利 1,142 3 巴控喀什米爾 1,063 8 波蘭 1,051 14 泰國 934 4 羅馬尼亞 906 17 沙特阿拉伯 900 2 芬蘭 880 3 希臘 821 22 印度尼西亞 790 58 冰島 737 2 鑽石公主號郵輪 712 10 南非 709 俄羅斯聯邦 658 3 印度 657 12 菲律賓 636 38 新加坡 631 2 巴拿馬 558 8 卡塔爾 537 斯洛文尼亞 528 5 阿根廷 502 8 秘魯 480 9 哥倫比亞 470 4 埃及 456 21 克羅地亞 442 1 巴林 419 4 墨西哥 405 5 愛沙尼亞 404 1 多米尼加共和國 392 10 塞爾維亞 384 4 伊拉克 346 29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333 2 黎巴嫩 333 6 阿爾及利亞 302 21 新西蘭 283 立陶宛 274 4 亞美尼亞 265 保加利亞 242 3 台灣 235 2 匈牙利 226 10 摩洛哥 225 6 拉脫維亞 221 烏拉圭 217 斯洛伐克 216 聖馬力諾 208 21 哥斯達黎加 201 2 科威特 195 安道爾 188 1 北馬其頓 177 3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176 3 突尼斯 173 5 約旦 172 摩爾多瓦 149 1 越南 148 阿爾巴尼亞 146 5 布基納法索 146 4 烏克蘭 145 5 塞浦路斯 132 3 法羅群島 132 馬爾他 129 留尼汪島 111 文萊達魯薩蘭國 109 委內瑞拉 106 斯里蘭卡 102 塞內加爾 99 阿曼 99 柬埔寨 96 阿塞拜疆 93 2 白俄羅斯 86 阿富汗 84 2 哈薩克斯坦 81 科特迪瓦 80 格魯吉亞 75 喀麥隆 75 1 瓜德羅普 73 1 西岸地區 71 1 加納 68 4 馬提尼克 66 1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60 1 烏茲別克斯坦 60 古巴 57 1 黑山共和國 53 1 洪都拉斯 52 尼日利亞 51 1 波多黎各 51 2 列支敦士登 51 毛裏求斯 48 2 剛果民主共和國 48 2 吉爾吉斯斯坦 44 盧旺達 41 孟加拉國 39 5 玻利維亞 38 關島 37 1 巴拉圭 37 3 馬約特島 36 摩納哥 31 根西島 30 法屬圭亞那 28 肯尼亞 28 直布羅陀 26 牙買加 26 1 法屬波里尼西亞 25 危地馬拉 24 1 多哥 23 Isle of Man 23 馬達加斯加島 19 阿魯巴島 19 巴巴多斯 18 澤西島 16 烏干達 14 新喀裏多尼亞 14 坦桑尼亞 13 馬爾代夫 13 薩爾瓦多 13 埃塞俄比亞 12 贊比亞 12 聖馬丁島(法屬部份) 11 吉布提 11 多米尼加島 11 蒙古 10 赤道幾內亞 9 開曼群島 8 1 蘇里南 8 海地 8 尼日爾 7 1 百慕大群島 7 塞舌爾 7 納米比亞 7 格陵蘭 6 貝寧 6 加蓬 6 1 荷屬安的列斯 6 1 巴哈馬群島 5 斐濟 5 叙利亞 5 圭亞那 5 1 莫桑比克 5 剛果 4 佛得角 4 1 幾內亞 4 梵蒂岡 4 斯威士蘭 4 厄立特里亞國 4 蘇丹 3 1 中非共和國 3 乍得 3 老撾 3 津巴布韋 3 1 岡比亞 3 1 荷屬安的列斯 3 安哥拉 3 安提瓜和巴布達 3 利比里亞 3 尼泊爾 3 聖巴泰勒米 3 聖盧西亞島 3 聖基茨和尼維斯 2 伯利茲城 2 毛里塔尼亞 2 幾內亞比紹 2 馬里 2 不丹 2 尼加拉瓜 2 利比亞 1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1 格林納達 1 巴布亞新幾內亞 1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島 1 索馬裏 1 蒙特色拉特島 1 美屬維京群島 展開 來源: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美國 巴爾蒂莫), 地方執法機關 最後更新時間:2020年3月26日 上午11:00 [GMT+8] @-moz-keyframes gel-spin{0%{-moz-transform:rotate(0deg)}100%{-moz-transform:rotate(360deg)}}@-webkit-keyframes gel-spin{0%{-webkit-transform:rotate(0deg)}100%{-webkit-transform:rotate(360deg)}}@-ms-keyframes gel-spin{0%{-ms-transform:rotate(0deg)}100%{-ms-transform:rotate(360deg)}}@keyframes gel-spin{0%{transform:rotate(0deg)}100%{transform:rotate(360deg)}}.bbc-news-visual-journalism-loading-spinner{display:block;margin:8px auto;width:32px;height:32px;max-width:32px;fill:#323232;-webkit-animation-name:gel-spin;-webkit-animation-duration:1s;-webkit-animation-iteration-count:infinite;-webkit-animation-timing-function:linear;-moz-animation-name:gel-spin;-moz-animation-duration:1s;-moz-animation-iteration-count:infinite;-moz-animation-timing-function:linear;animation-name:gel-spin;animation-duration:1s;animation-iteration-count:infinite;animation-timing-function:linear}.bbc-news-vj-wrapper{font-family:"Heiti SC", "黑体", helvetica, arial, verdana, sans-serif}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