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殃及的其他脆弱人群:非新冠病人求醫難
- 时间:
- 浏览:24812
- 来源:
<面對疫情大潮的英國,3月5日是特殊的一天。 在短短24小時之內,英國出現本土第一名患者因感染新冠病毒離世,確診病例一日增加30多例——突破一百大關,廉價航空公司宣告破產三件大事。英國疫情三個第一據英國衛生部門透露,首例本土死亡病例是一位70多歲身體狀況不佳的婦女,她在倫敦大區以西數十公里的皇家伯克郡醫院醫治無效死亡。醫院表示,這位婦女此前曾多次因其他病狀住院治療,而這次是周三檢查時發現新冠病毒陽性之後不久就醫治無效死亡。 圖片版權 PA Media Image caption 皇家伯克郡醫院 與此同時,在過去24小時內,英國各地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增加30多例,一躍從日前的八十幾例到發稿前的116例,突破一百例心理大關。疫情也嚴重衝擊民航工業。在英國航空、維珍航空等大型航空公司要求員工無薪休假同時,廉價航空公司之一、英國也是歐洲最大的區域中短途航空公司弗萊比(Flybe)宣告破產,導致至少2500多人失業和數個地方機場運營困難。弗萊比航空公司表示,冠狀病毒疫情下人們對航空旅行需求下跌是造成其崩潰的部分原因。 疫情衝擊英國與歐洲經濟同日,倫敦金融中心金絲雀碼頭的匯豐銀行大廈也因為一位最近從香港回歸的員工驗出病毒陽性而臨時關閉消毒。英國衛生官員宣佈,疫情防範已經從遏制階段進入拖延階段,並大力呼籲公眾注意公共衛生,特別是注意洗手。英國媒體報道說,如果疫情在英國大爆發,政府不排除採取關閉學校,禁止大型集會和建議公眾避免乘坐公共交通的措施。 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歐洲最大區域中短途航空公司英國的弗萊比(Flybe)航空公司宣告破產。 中國要幫英國建高鐵 成本優勢海外能否複製英國航空公司暫停所有往返中國航班托馬斯庫克:全球旅遊業鼻祖如何走向倒閉弗萊比航空公司也是全歐洲最大的區域中短途航空公司,航線鏈接著歐盟境內56個機場,連接著英國各地與巴黎、阿姆斯特丹、杜塞多夫等歐洲重要城市的繁忙的航線。已經或可能實施的檢疫措施,在密集座位空間旅行,這些在新冠疫情之下,都對短途航空業產生消極影響。被歐洲目前最嚴重疫情困擾的意大利北方兩大城市:米蘭和維羅納都是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而這是弗萊比航空公司兩大重要的歐洲站點。弗萊比航空也許不是歐洲被疫情擊倒的最後一家航空公司。在過去兩年裏,包括英國在內,歐洲已經有十幾家航空公司先後宣佈破產保護或重組。比如著名的英國托馬斯庫克航空,英國君主航空。雖然年齡各異,但都有著對歐洲乃至世界經濟環境變遷免疫力低下的問題,由來已久的問題包括歐洲內部航空運力過剩,競爭激烈,需求疲軟。除了燃油價格高企以外,還有一系列社會經濟因素對傳統航空公司的適應市場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勞資關係改變,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普及改變人們出行方式和習慣,客戶延誤賠償規定嚴格、空管延誤率高和政府稅收高等一系列原因,導致運營成本高企不下。新冠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在弗萊比航空原有的痼疾之上導致了併發症。疫情帶來的亮點? 圖片版權 Siemens/ PA Image caption 英國高鐵建設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在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的原則又一次發揮作用。但在英國交通市場中,人們出行的需求並不會因此減少,乘客的利益也必須兼顧。弗萊比航空公司雖然宣佈破產,但仍履行好對已經訂好票安排好旅行計劃的乘客最後一班崗的責任:除了宣佈破產後它建議乘客除非安排了替代航班就不要前往機場外,也向所有有關乘客和該公司機組工作人員提供免費乘坐火車的選項。弗萊比航空公司位於英國的最大基地之一是伯明翰。而英國政府不久前剛宣佈重啟倫敦至伯明翰的高鐵項目。在歐洲航空業繼續調整、運力減少的情況下,鐵路和公路在歐盟區域交通網絡中將承擔更重要的作用。英國乃至歐盟的高鐵建設都將迎來新的利好時期。>武漢肺炎疫情下的武漢倖存者:「我是不幸之中幸運的人」
3月10日下午,位於武漢市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最後一批49名患者治癒出院,正式休艙閉館。這也標誌著武漢14家收治新冠武漢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患者清零,全部休艙。 中國約8萬新型冠狀武漢肺炎病患中,官方稱超過7成已康復出院,得到世衛組織(WHO)稱讚,指中國疫情得到控制。綜觀各地,台灣出院治癒率卻僅有約3成多、香港約5成,中國明顯有相對高的治癒出院率,為何會有如此落差?多名執業醫師表示,各地的治癒率和出院數字,會因出院標凖不同而有落差,同時也牽涉到當地疫情的規模、醫療資源、公衛政策。另外,也不排除各地的病程(從發病到康復的過程)時間不同步所致。 BBC中文通過專家學者的說法,試圖釐清這一數字差距背後是否藏有隱憂?出院標凖不同「中國可能是在拼出院數!數字高,看起來疫情會比較好。」台灣聯合醫院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接受BBC中文專訪時不諱言,中國出院率達到七成,可能是為了國家形象而增加痊癒數字。事實上,各地出院標凖並不同,台灣規定須連續3次DNA檢測都呈陰性才能出院,且兩次檢測須間隔24小時。武漢疫情從可控到失控的三十天武漢肺炎疫情:BBC盤點病毒尚無答案的五個問題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3月4日發佈的《新冠武漢肺炎診療方案》,規範出院標凖為間隔24小時連續2次檢測陰性、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以及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香港方面,則是沒有發燒症狀、不須吸氧且相隔24小時檢測2次都呈陰性才能出院。比較檢測陰性次數,中國大陸及香港較台灣寬鬆。不過,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曾向媒體表示表示,中國、新加坡及韓國採用的病毒快速測試劑都是由各國的實驗室製造。而香港是採用國際製藥公司研發的測試劑,靈敏度較高,即使只有極少量的病毒,如死去的病毒,亦會呈陽性反應,故留院日數相對較長。 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中國武漢一名新型冠狀武漢肺炎病患康復,3月2日出院時與醫護人員合影。 蘇一峰表示,判斷能否出院的標凖除了DNA篩檢確定陰性,也會考量醫院的照顧人力,若醫院因疫情嚴重已經人滿為患,可能會允許症狀輕的病患出院。中國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蔣榮猛,則駁斥這樣的說法。他對BBC中文說:「我是醫生,我的病人能否出院,要確認他的情況能生活自理,病人需要吸氧的話,是不可以回家的。」蔣榮猛表示,病患若還需要吸氧氣、呼吸困難的話,肯定不能出院。他強調,要符合標凖才能出院,而「不是刻意讓他出院,也不能叫大規模出院。」另一名中國非呼吸科的執業醫師、廈門大學附屬醫院醫師呂佳藍則向BBC中文表示,治癒的標凖會隨著對病毒的認識一直改變。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發佈的《新冠武漢肺炎診療方案》曾做過多次調整,最新發佈的是第七版。台灣為防止康復病人「複陽」可能,3月2日起規定須連續三次檢測都呈陰性才能出院。病程結束即出院呂佳藍指出,病毒性武漢肺炎的病程有一段固定時間,輕症康復、重症死亡,當病程結束後,大部分輕症患者都能治癒。蔣榮猛也持類似看法。他表示,一般武漢肺炎需要兩周才能康復,而新冠狀病毒大部分普通的病人,病程約兩到三周就會好,隨著中國確診人數下降,治療時間到現在,大部分患者應該都好了,這符合武漢肺炎的特點。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也顯示,新冠狀病毒的輕症患者康復時間平均約為兩周,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三到六周才能康復。呂佳藍說:「台灣和香港都是後面才爆發,病程比較晚開始,治癒當然比較慢。」台灣醫師蘇一峰同意該說法,他說:「有可能中國最早爆發疫情,因此最快痊癒,其他國家正在開始,所以痊癒的病患沒那麼多。」台灣口罩之戰:總人口2300萬日產量挑戰1000萬 武漢肺炎疫情:40萬大陸工作台灣人返工的猶豫與掙扎武漢肺炎疫情:香港撤離在武漢居民 隔離設施規模引關注疫情規模與醫療資源醫師稱,病患能否享有足夠的醫療資源,取決於病例數的多寡,也可能間接影響出院率。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向BBC中文指出,台灣現在確診個案相對少,48名病患中,只有4名是重症,所以若病患要求多觀察幾天,都能允許繼續住院。 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台灣確診48名病患中,只有4名是重症。 他舉例,有一名年邁病患已經確定檢驗三次陰性,符合出院標凖,但因為家中沒有人能照顧,而繼續留院觀察,但這是特殊個案。莊人祥說,若台灣未來發生大規模的社區傳染疫情,輕症病患要住院或在家隔離,這還可以討論。蘇一峰認為,台灣方面尚未發生大規模社區傳播,因此將病患留在醫院,確定沒有病毒才出院,「觀察越久,就會造成痊癒速度看起來比較慢」。年齡因素多名醫師指出,患者年齡會直接影響康復數字。蔣榮猛說:「年紀較大患者,病情較重的比例高。」他向BBC中文表示,中國死亡病例中,七到八成都是65歲以上,因此65歲以上的老年人若罹患新冠武漢肺炎,死亡風險肯定是高的。許樹昌曾向香港媒體指出,60歲或以上人士、因為慢性病及肥胖等因素,均會增加嚴重後遺症風險及病情惡化的機率;年輕患者的抵抗力相對較強,有利於康復進展。 武漢肺炎疫情:中國官員讓武漢感恩 正能量輿論「翻車」武漢肺炎疫情:世衛刪除「傳統醫藥可能有害」建議引爆中國公眾爭議中國疫情緩和 習近平視察武漢的時機與信號 武漢疫情從可控到失控的三十天武漢肺炎疫情:BBC盤點病毒尚無答案的五個問題台灣口罩之戰:總人口2300萬日產量挑戰1000萬
猜你喜欢